【個人雜記】我從哪裡來?

我總覺得我是個一半一半的人。

會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每當有人問我是哪裡人的時候,我總很難一下子答上來。我出生在高雄縣,可是卻在台南、高雄兩地之間度過我人生前13個年頭。等到父母離異之後,13歲到現在的13年間,我是在台北度過的。這種錯置的時空和記憶,讓我很難一下子釐清自己是「哪裡人」,因為我對於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都擁有認同感。13歲之前的我,會把整個回憶認知為「童年」,瘋狂、單純、放任、感性,組織構成了這段時光。而台北生活帶給我的,似乎是一直延續至今的「理性」。從國中三年級拿起叔本華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之後,我就走上一條與「童年」不同方向的道路。

所以我一方面懷念已經過往無法追溯的時光,同時又要理性的面對接下來要度過的日子。鄉愁一陣一陣的在不同時期襲上我心頭,但我卻已經越來越難分清楚我想要追憶的是些什麼了。這真的是十分怪的感覺,我是台北人嗎?我不完全認為是如此,我是一個大多時間活在過去的人,我愛我的故鄉;我是台南人嗎?過往的記憶已經變成時間的標本,只能提供玩賞了。好像每到某個時期,我就會碰到這樣尷尬的反思,自己,似乎卡在一個無法前進也無法回溯的時空中了。

迴響已關閉。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