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歸鄉是種很奇怪的情感
你離開了故居故地
那種疏離感和距離拼命的想要把你拉回過去美好的種種記憶裡
可是當你真正有機會踏上歸途時
又怕現實的一切會重疊上妳的回憶
進而慢慢的抹滅掉你的思念
同時也把你對故鄉的熱情慢慢的消弭
舉兩個人來做例
我很喜歡的洛夫就是由於國共內戰而不得不離開大陸來台的人
她那種對於祖國的歸屬感和想回卻不能如願的痛苦
一字一句的都反映在他的詩句中
我很喜歡她用釘在牆上的襯衫來形容他的心情
她就像是襯衫
被釘死在牆上
現實中他被迫留在台灣
天天望著海岸的另外一邊
卻沒有回歸的時候
這種思鄉的憂愁卻往往在真正實際踏上故土的時候卻有不相襯的感受
古人很多都是隻身在外時賦詩抒情嘆歸鄉不得
等到真正回到了故鄉這邊看看那邊看看
邊嘆息邊說"都變了 這不是這樣的"
在故鄉逗留不久之後離開又開始了歸鄉的情愁
另外一個外國的詩人就是拜倫
它是一個愛國的詩人
卻因為自己的行為不容於祖國而被放逐
但是他對於國家的思念還是不能中斷
在他的文章和詩詞裡面還是可以感受到他的嘆息
她的憂愁和惋惜還有他對祖國完整的熱情
可惜他最終戰死在印度的戰爭中而沒有回到英國
所以他的思鄉情感就停留在美好的回憶中
當然類似這樣的詩詞OR文人極多
就不一一贅述了
我也是抱著這種矛盾的感覺坐在高鐵上回台南的
看著外面的樓層越來越低
人潮越來越稀少
我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
等到了歸仁的時候說實在我有點失望
因為高鐵附近實在有點太荒涼
荒涼到有種木柵動物園非洲區的感覺…
等到上了接駁車往市中心走的時候
路上又看到一棟台糖的Shopping Mall…
我心一整個都冷了ˊˋ
該不會我的歸鄉之旅就像是那篇"失落的億載金城"
回憶中的美好通通消失在現代化之下…
雖然路邊還是有小平房
還是很多田
不過我還是怕我到舊家附近的時候發現什麼都不一樣了
那我可能會失落感很重吧
所以一路上我不斷想要找些熟悉的舊景象
就怕真的通通都跟回憶不一樣了
還好到了舊家台糖產業道路那一段的時候
我還是看到了那條椰子樹遮掩的產業道路
看到了夢中經歷無數次的鐵道旁
雖然那家小時候吃到大的臭豆腐已經看不到
我小時後的幼稚園變成了公寓
我還是很開心的發現有些抹滅不去的街景還是一樣
甚至到了長榮路的時候
看到那個三叉路口&地下道的時候我都要哭出來了
因為這就是我的故鄉阿
這個路口我到了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那些緩慢行走的人群和來來往往的車潮
彷彿我就是昨天離開台南
而這八年來的時間我只是北上吃頓飯
過了長榮路繼續往車站走的路上我很驚奇的發現有些小時候我吃的店家還是在
他們依舊在那邊營業著
我還以為很多都隨著時光消失了
說到了景象變遷
其實還是有蠻多地方變了
就像小時候附近的舊眷村
昨天回去的時候通通通通變國宅了
一棟棟漂亮又整潔的公寓
底下還看的到很多台北也看的到的飲料店EX.50嵐 清心之類的
不過他們無損我到處看看的興奮感
最神奇的是我小學附近的那家雜貨店竟然還在
我想他們應該祖傳三代了吧ˊˋ
車子晃著晃著很快就到火車站了
看到外婆我其實蠻難過的
因為他瘦好多
頭髮也斑白好多
其實外婆的故事我也可以說好久了
要從我媽媽的家族開始說起…
簡單來說
我外公(我媽媽的爸爸)在我媽媽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所以整個家計都是我外婆在撐
她就這樣一個人把四個小孩子拉拔到大
小時候我對我外婆的印象就是安安靜靜的然後臉上總是帶著微笑
而且我從來沒看過他生氣也沒看過他抱怨什麼事情
什麼苦都是默默承受往肚子裡面吞…
我還記得前年他在公園被狗追跌斷腿
我媽媽很緊張的南下去找他
回來的時候跟我說
外婆也沒說什麼
就只是笑笑的跟他說一不小心就跌倒了
然後說他好想念我媽媽
想要好好跟他聊聊
當時我是沒什麼反應啦
後來晚上回想起來就一直哭
我外婆真的是付出太多了
等到了現在晚年親人卻沒什麼在身邊
我想這也是偽什麼我看了陳之藩的"寂寞的畫廊"會這麼有感觸
因為它讓我想到了我的外婆
這次下去外婆也是沒有說什麼
就默默的跟著我們四處逛逛
身為長孫的我就一直陪在他旁邊
牽著他怕他跌倒
然後一直出餿主意說要吃冰喝飲料之類的
(未完待續)
[時間] Thu Jul 17 16:56:41 2008 to Thu Jul 17 18:01:30 2008 備份自二進位